一、戶內控制與戶外控制相結合
對于一個戶內控制設備完善的系統(安裝了溫控閥和熱量表),必須有相應的戶外控制保證戶內設備正常的工作。如果戶內采取了節能手段,而戶外沒有配合措施,一方面會引起管網水力熱力工況失調現象,導致近端與遠端熱用戶平均室溫差異過大,增加整個供熱系統的熱耗,降低輸水系統的熱效率,另一方面室內溫控閥、熱量表也不能在正常工況下工作,節能這一根本目的就不能實現。因此,戶內控制一定要與戶外控制相結合。
二、熱媒參數控制
由于供暖用戶在室內采取溫控措施以及室外氣溫的變化,使系統熱負荷為動態的變數,外網及熱源必須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例,如熱水網路采取相應的流量調節或質調節方式及氣候補償方式等。目前許多地方采用根據室外溫度自動調節供水溫度的方法。另外,熱源熱媒溫度低會影響傳熱系統,如集中鍋爐房的高溫水參數為115~70℃,實際為95~75℃,低溫熱水鍋爐的熱媒參數應為95~75℃,實際為70~55℃或更低。供水溫度普遍偏低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大流量、小溫差”的落后運行方式,二是散熱器計算留有余地過多。對于一個恒供熱量的熱源(鍋爐或熱力站)來說,因循環水泵流量過大,降低了熱媒參數,影響了室內散熱器的傳熱。當供熱系統的實際循環流量超過設計循環流量時,其實際供回水溫差必然減少,進而導致供水溫度下降,回水溫度上升,能耗過大。如果適當減少流量,就能提高鍋爐的出水溫度。散熱設備過多導致熱媒平均溫度降低。提高熱媒溫度就能相應提高換熱器傳熱效率,改變換熱器的低負荷運行狀況。同時減少循環水泵流量,實現經濟高效運行
三、水泵變頻控制
室內采用溫控閥是一種變流量調節的方式,利用組裝式熱力站和三通混水閥也要求改變通過的流量。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循環水泵、補給水泵的變頻變流量調節系統。變頻水泵根據系統阻力、流量變化改變轉速調節水泵出力,使水泵始終在較高的頻率下工作,這對當前推廣的動態變流量系統是十分重要的。循環水泵實現變流量調節,在整個運行期間,可節電30%~50%這不僅大大降低耗電量,有效節能,也改善了調節閥(溫控閥、電動調節閥)的工作條件。而且系統運行平穩、可靠性高。
四、推進供熱管理信息化
計算機控制系統可對供暖系統的各種設備、閥門等運行狀態進行在線的智能化監測、控制和管理,全面監測、記錄各運行參數,協調各系統間運行,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可使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信息化管理,節省運行能耗,使供熱供暖系統的運行、管理水平走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