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工廠生產用水水質要求
生產工藝用水直接進入產品,對生鮮食品的外觀、色澤、口味和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如水中的懸浮物質(污泥或有機物)會造成鮮切產品表面殘留泥垢。從地表水獲得的水,有時還會含有一些膠狀有機物等雜質會影響產品風味;水中的殘留氯會使產品產生異味;水中的鐵離子含量達到0.5mg/L,就會嘗到金屬味(少數人在0.2mg/L濃度下也可嘗出);硬度大的水也會影響口味;堿性過大的水可中和生鮮食品中的酸,使產品變味、變質。
近年來,針對不同產品,我國出臺了許多生產用水的標準,如《飲用凈水水質標準》、《軟飲料用水標準》、《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等。
二、食品工廠冷卻循環水水質要求
冷卻水容易引起的問題主要是腐蝕、結垢、污泥生成和微生物繁殖,尤其是循環使用的冷卻用水。水質的氯離子、銅離子、鐵離子和錳離子等是造成設備腐蝕的主要因子;鈣離子、鎂離子、鋁離子、磷酸鹽、硅酸鹽、堿度等是結垢的主要因子;水中濁度(懸浮物等)是造成污泥沉積的主要來源,對上述危害除了控制水質外,目前主要靠添加藥劑的化學處理方法。如用緩釋劑控制腐蝕,用阻垢劑控制結垢,用抗污泥劑控制污泥沉積和用殺菌滅藻劑控制微生物繁殖。
三、食品工廠鍋爐用水水質要求
一般工業鍋爐對水質的硬度指標要求嚴格。硬度高的水可使鍋爐結垢,使鍋爐受熱而傳熱系數變小,降低熱效率;鍋爐受熱面結垢容易造成局部過熱,燒壞水管,影響安全運行;鍋爐加熱管積水垢后,水渣會堵塞管道,惡化鍋爐的水循環。鍋爐水略帶堿性(pH值為7~8.5),當水中無氧氣存在時,有防止鍋爐腐蝕的作用,但若爐水堿度過大,會產生較嚴重的晶間腐蝕,對鍋爐安全運行危害較大;還會使蒸汽中帶有鹽分,惡化蒸汽品質。水的pH<7時,鍋爐金屬表面腐蝕后產生的松軟氧化層起不到保護金屬、使其不被繼續腐蝕的作用,氧對金屬的腐蝕仍進行很快;當pH>7時,才能形成較穩定的保護膜,使腐蝕緩慢下來。水中殘留油類雜質能黏附在鍋爐金屬管表面形成傳熱性極差的油垢而造成金屬表面局部過熱,而且油質也能使蒸汽品質惡化。因此,必須控制鍋爐水的水質。鍋爐水質標準與鍋爐類型、蒸汽品質、運行費用、使用壽命、鍋爐排污、熱損失等有關。